当前,混合办公与云视频会议日益普及,企业会议室面临更智能、更简约、更高效的升级革新。4月16日,巴可正式推出可立享无线会议屏ClickShare X-Display Plus。随着新品的发布,2025年可立享家族阵容空前强大,涵盖无线演示、无线会议、无线视频会议一体机、无线会议屏以及无线桌面全向麦克风,全方面覆盖各类会议场景需求。
巴可中国会议协作产品经理张金成介绍,在视频会议中用户经常会遇到听不清、看不清的痛点。可立享无线会议屏正是针对这些痛点而专门设计的高度集成化产品方案。它集专业的音视频能力、显示效果与BYOM(自带会议,Bring Your Own Meeting的缩写)于一体。搭载16阵列波束成形麦克风,12米远距离拾音,具有单独的硬件加速能力,以AI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加持,轻松应对远距离拾音、噪声、回声、混响等声学挑战,使远距离沟通如同面对面,即使在复杂的声学环境也能从容应对。
可立享无线会议屏ClickShare X-Display Plus采用16阵列麦克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12米远距离精准拾音;其AI音幕功能实现30°/60°/90°/180°可选拾音区域,有效隔绝虚拟区域;通过AI降噪功能,可以有效滤除300多种噪音干扰,并通过AI解混响功能,确保声音自然纯净。
此外,可立享无线会议屏ClickShare X-Display Plus还配备5000万像素4K索尼摄像头及多种AI模式;400nits防眩光屏幕,高色域显示并内置多种色彩空间可选;并实现灵活拓展,更为客户提供全周期质保和可拓展服务方案,确保稳健投资。
笔记本电脑插入可立享按钮,打开软件入会,简单2步就可以开启视频会议。兼容主流云视频会议平台,自动调用无线会议屏音视频,保障高品质会议效果。
同时发布的新品还有无线全向拾音麦克风,它小巧且强大,配备8阵列麦克风,拾音距离达4米,音箱功率4W,内置AI降噪算法,支持最多4个级联,并提供POE供电及无线、USB三种连接方式,轻松适配各类场景。
现场,DISCIEN行业专家方影超分享了“2025中国会议协作市场趋势洞察”。报告说明,中国会议协作市场具有很大成长空间,分析显示中小会议室趋向All In One一体化,大型会议室的解决方案愈发丰富。研究显示,专业会议FPD出货逐步走高,集成音视频功能、AI智能的FPD将成产品趋势,开启从视频会议到办公协同,再到行业×应用延伸到千行百业场景。
巴可执行副总裁、中国董事总经理王红波表示,“会议协作业务是巴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立享在无线协作市场一直位居领导地位,相信可立享无线会议屏将为用户带来更大惊喜。巴可将与合作伙伴共同实现更大市场规模,为中国客户创造更好的会议体验。”
巴可会议协作执行副总裁Jan van Houtte介绍,“凭借安全、易用、稳定的核心优势,可立享在全球无线%份额,是无线BYOM行业的领导者。中国会议市场拥有巨大体量与明显地增长,同时中国科技发展非常迅猛,会议市场增速也领先其他几个国家。所以可立享无线会议屏首先在中国上市,相信未来也将在全球市场创造更多可能。”
巴可中国会议协作负责人王建军表示,“可立享无线会议屏让用户使用自己的笔记本在会议室轻松发起视频会议,集成专业音视频、专业显示和无线BYOM功能的一体化产品,稳定好用,并在质保期内提供‘只换不修,上门更换’的贴心服务,让用户轻松使用,让IT经理省心省力。” (鸣耒)
【大国粮策】“锄禾日当午”遇上“代码田间舞”!南农AI农场主带你“云”种地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能源部支持的薇拉·C·鲁宾天文台,首次捕捉到的太空景象呈现出一场由恒星“托儿所”及邻近星系的密集星团构成的粉蓝视觉盛宴。鲁宾天文台的科学团队还开发了面向公众的工具“天空查看器”,用户可通过平移和缩放功能探索这些超高分辨率图像中的恒星和星系。
中国海油25日宣布,公司在南海水域的“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深海一号”大气田分一期和二期开发建设(一期于2021年6月投产),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500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最大井深达5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为新一代草地植被图的绘制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共识别出65种主要草地类型,其中高山嵩草草甸、紫花针茅草原、矮生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和线
6月24日,“应急使命·2025”极端灾害事故场景新质救援能力检验性演习在黑龙江省东宁市、河南省濮阳市等地举行。“源网荷储”应急供电中,国家电网运用新技术、设备,实现小型水电站“黑启动”“光伏+储能”协同供电,保障重点区域电力供应。
研究团队通过发育表达分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在甜菜孢囊线虫早期寄生阶段鉴定出两个关键分泌效应蛋白——Hs28B03和Hs8H07。该研究首次发现,植物寄生线虫会“劫持”植物细胞的“垃圾处理系统”——泛素化系统来摧毁免疫。
24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西部农业研究中心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杨作仁研究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柳小庆研究员,合作创制了可生产虾青素的工程棉花。
“智慧光源大脑”是国内首个同步辐射人工智能数据解析平台,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同步辐射实验产生的海量复杂数据。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半年,近日,有媒体采访多位科研人员,梳理新科普法落实效果。受访的多位科研人员表示,新科普法为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6月初,依托东南大学共建的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6G广域低空覆盖的无蜂窝通智感融合外场试验网,赋能低空经济、数字能源、智能制造等应用场景,有望催生千亿级产业链,助力南京打造“6G之城”。这是东南大学勇挑硬核科学技术创新大梁,支撑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缩影。
从国铁集团获悉,近期,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以下简称“沪昆高铁杭长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圆满成功,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最高试验时速达385公里,各项设备指标表现良好。
专家建议,预防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每日需用38℃以下温水泡脚,擦干后检查趾间有无破损,穿透气棉 袜与宽松鞋,并每年至少做一次足部血管神经专项检查。基因疗法主要是通过刺激血管生成来改善近端肢体的血液流入,从而改善单个血管小体中的血液再分。
既能上天飞行,也能踏海遨游,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AG600“鲲龙”飞机,正是这样的“跨界”航空装备。近期,“鲲龙”喜讯频传——4月20日,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5月6日,批产首架机总装下线日,顺利完成生产试飞;6月11日,获颁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
记者从展会上感受到,过去几年氢燃料汽车的发展倒逼氢能产业的发展,而今,氢能的应用从燃料电池车的单一赛道向别的行业辐射。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丰田中国氢能事业总部领域长线年百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规模的目标面临挑战。
近日,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血液病医学部高晓宁教授团队和周杰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Oncogene》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揭示PHF19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致命开关”作用,为破解白血病复发耐药难题带来全新解决方案。团队首次阐明WTAP-PHF19调控轴的双重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这相当于找到了癌细胞的“能量总控开关”。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如何选对方向?如何坚定信念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我们邀请了几名在不相同的领域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人员,请他们讲述自己当初为何选择投身科研,并勇毅前行、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故事。
一种能够为任何3D打印器官快速设计血管网络的计算模型,可能让我们离无需供体即可移植人工肝脏、肾脏或心脏的目标更近一步。研究人员利用模型,为一个由肾细胞3D打印而成的1厘米宽环形结构设计了由25条血管组成的网络,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仅用了几分钟。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